脱贫攻坚点燃了我们生活的希望
作者:侯泽梅(蔺阳中学高二13班)
指导教师:蹇勇
作为一名来自古蔺农村的标准留守“儿童”,我对近几年党委政府的扶贫力度深有感触,家乡皇华镇变化越来越大;正是因为党和政府坚决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,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才能安心生活,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。
几年前,鸡未鸣、天未亮的时候,我们就开始梳头洗脸,匆匆忙忙吃完简单的早餐,拥挤在颠簸充满让人难受的汽油味的面包车里。裤子上沾满了污泥,鞋子也打湿了,大汗淋漓地冲进教室。下课铃声一响,高的、矮的、胖的、瘦的,堵住了长长的狭小走廊,嘈杂不止。随着扶贫攻坚地全力推动,一座新的学校很快就建好了;她坐落在一条宽敞的、铺满沥青的水泥路旁,路边栽种着笔直高耸的白杨树,英姿飒爽。同学们脸上堆满了笑容,闻着飘来的桂花香味,满意地感受着舒适和自在。
那时候,家家户户的电就是个谜。有时候几天停一次,有时候一天停几次。只要下雨,一定停电;电表笨重难看,安装在墙上很高的位置,结构也复杂。收费人员每次都得上墙看表,不仅挨家串户去“拜访”,还要有很强的数字计算能力;要是一不小心算错了,又不想得罪左邻右舍,就得自己吃哑巴亏。幸运的是,政府的脱贫攻坚,让这一切变成了过去。家家户户装上了智能电表,即使下大雨、打大雷也很少停电。智能电表不仅精致小巧,还有时间、用电量、余额的显示功能;最让你省心的是,刷卡充值;即使购电卡损毁丢失,也能换用身份证插入电表满足临时正常用电。
每次到村子里串门,看到的都是危房标志,让人心生凉意。那些稀稀疏疏,就像零落的星星散布在各个角落里的房子,仍然有人居住;要么是高龄老人,要么是正在打拼的青年夫妇。他们由于各种特殊原因,生活艰难,住宿条件简陋,甚至上顿吃了愁下顿;但党和政府没有放弃他们,脱贫攻坚中的精准扶贫让困境中的村民看到了希望。村里的危房逐渐被推翻或者改造,贫困户不仅生病免费住院,不定时享受生活补助,还住上了皇华镇安静舒适的小区房。
脱贫攻坚,让孩子们的脸上堆满了笑容;让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成为过去,让生存困难的百姓对未来满怀希望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